福星惠譽成立于2001年,是上市公司福星股份(股票代碼000926)的全資子公司,具備房地產一級開發資質。從2005年起,連續被評為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從2007年起,連續位列武漢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第一名...[查看更多]
我們致力于為城市美化環境提升價值、為城市的人民改善居住幸福生活盡一點力,為城市的居民釀造一種精彩!
企業品牌,是我們的立足之本;社會責任,是我們的立業使命。在這個偉大的變革時代,一個企業的格局事關一個企業的長久生存與發展,格局大則企業強,格局小則企業弱。所以我們更要深刻認識和把握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形勢與趨勢,切實增強企業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與緊迫感,創造價值,共贏未來!開拓進取,與時俱進!抓住歷史賦予的每一次機遇,用真心做好每一個項目,用誠信維護來之不易的品牌,以更大的氣魄、更宏大的格局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福星惠譽蟬聯2017年中國房地產百強 [查看更多]
2013年11月28日至2014年1月15日,福星惠譽第一屆美食節在格蘭大道、福客茂、水岸國際K4、東瀾岸廣場四大商業項目成功舉辦。[查看更多]
——與武漢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喻惠平的對話
這無疑是武漢市舊城改造項目最多、面積最大、最聚人氣、最易出新聞的公司——武漢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
該公司自1999年從湖北漢川的一個小鎮落戶大武漢后,在城市中心開發的步伐就一直沒有停歇過,并始終堅持了舊城改造的“新都市主義”理念,先后開發了“惠譽花園”、“福星科技大廈”、“福星城市花園”、“福星國際商會大廈”、“金色華府”、“漢口春天”和“水岸星城”等系列樓盤,從普通住宅到中檔商住樓,再到高檔住宅,一躍成長為武漢市有口皆碑的房地產品牌公司,并在全國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福星惠譽”為何始終堅持舊城改造開發之模式?又是如何點綠城市中心成為城市之名片的?近日,本報記者與武漢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喻惠平進行了一場激情對話。
7年前的故事“我們來的時候正趕上了房地產發展的大好時機,但一定要讓公司走得穩,項目做得精,而且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這就是‘先做人、后做事’。”
記者:提起“武漢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不能不提到一家上市公司——“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者的關系怎樣?
喻惠平:“武漢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是“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漢設立的子公司,兩者是控股的關系。
記者:在我的印象中,“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前一直在湖北漢川從事鋼絲繩、鋼簾線等金屬制品的科技開發工作,為何到1999年公司決定進軍大武漢開發房地產項目?
喻惠平:這要從國家宏觀政策和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歷程來看。縱觀中國房地產發展之歷程,簡單地說,也就是這十幾年的歷史,特別是1999年前后,可以說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分水嶺”。這之前,房地產屬于起步和調整階段,一批商品房先后出現,如武漢的常青花園、虹景花園等等,但是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產發展又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進入1999年以后,房地產就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一些大城市甚至爆發“井噴”式行情,各種小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房地產也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重新受到國家重視和市場上的認可,因此,我們就與時俱進地加入到這個行業中,同時,決定進軍大武漢開發房地產項目也是適應公司多元化發展的需要。
記者:新世紀之初,許多房地產公司注重的是自己樓盤的概念運作、甚至炒作,房地產概念也是漫天飛,例如“教育地產”、“運動地產”、“健康地產”、“親水地產”、“音樂地產”和“歐陸風情”等等,而你們一出場推出的即是“先做人,后做事”的企業經營理念,并在各傳媒上廣泛宣傳,這是出于何種考慮?
喻惠平:的確,新世紀之初,是房地產概念“橫行”的時候,“先做人,后做事”也可以說是我們公司推出的一個“概念”,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企業的一種經營理念、一種核心的企業文化。因為,我們公司從一開始就注重的是品牌發展戰略,把“優質的質量,合理的價格,完善的服務”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更注重企業的社會效益,積極投入大型社會活動。例如我們就先后主辦了“都市麗人——武漢首屆售樓小姐暨福星惠譽地產形象大使大賽”、“福星惠譽劉德華武漢個人演唱會”、“第二屆武漢小姐暨福星惠譽形象大使大賽”和“第三屆武漢小姐暨水岸星城形象大使大賽”,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等等,這些活動與房地產開發雖沒有直接的關聯,但都是企業確定的“先做人,后做事”文化理念的具體表現。
記者:你們進入武漢開發房地產項目的時候,正是中國樓市流行郊區大盤化的時候,武漢的郊區開發也是熱火朝天,例如“金銀湖片區”、“光谷地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等,許多開發商也都在爭搶郊區土地進行大規模開發,但為何你們始終堅持的是舊城改造項目?
喻惠平:的確,那個時候流行的都是郊區大盤化,市場跟風也很嚴重,不光本土開發商,就是一些外來地產大鱷,也都爭相在郊區開發。關于“郊區大盤化”和“新都市主義”的爭論也不絕于耳,而“郊區大盤化”大有蓋過“新都市主義”之勢,但是我們認為,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開發商,不宜人云亦云,而是在于創新。武漢作為一個房地產發展空間巨大的特大城市,堅持走舊城改造之路,同樣有市場份額,同樣可以取得成功。實踐證明,我們走的這條路也是對的,現在一些客戶不都是在回歸城市中心嗎?
記者:你們當時在進行舊城改造的過程中是否有一種孤獨的感覺?
喻惠平:那時,舊城改造開發面積稍大的也都是一些國有企業,外來地產大鱷還未搶灘武漢城市中心。例如2003年,當眾多開發商對沙湖周邊的一片土地還在猶豫之時,我們就以8個億競拍出了武漢的首個“地王”——“水岸星城”項目,當時并不被大家看好,也不被許多開發商理解,甚至認為我們“傻冒”,我們雖有一份孤獨的感覺,但更有拓荒者的姿態,而且是充滿必勝的信心。因為,老城區雖然看起來很破亂,舊城改造的手續也很煩瑣,但是老城區積淀的是百年的文化,只要誠信做人,用心做事,舊城面貌就會改變,項目就會成為老城區的新名片。
記者:你怎樣評價公司當年提出的“先做人,后做事”理念的推出和在公司整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喻惠平:“先做人,后做事”這個理念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正是站在企業長期發展的趨勢和品牌建設的角度上讓我們去思考問題,它就像是一個催化劑,催出了我們一系列的創新,鞭策我們不斷前進。可以這樣說,沒有“先做人,后做事”的戰略定位,也就沒有我們公司的發展壯大;沒有“先做人,后做事”的戰術把握,也就沒有我們系列樓盤的暢銷并得到業主的廣泛認可。
4年前的故事“城市中心缺少的是環境、是綠色,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為老城區添綠,改變老城區面貌。因為武漢也是‘人間天堂’”
記者:2003年之后你們開發的項目在地段上好象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多在公園邊,或者臨湖,例如“福星城市花園”就面對中山公園、“金色華府”就在解放公園邊、“水岸星城”臨近沙湖等;沒有公園的地方,你們又拿出一部分土地營造公園,例如“漢口春天”、“水岸星城”等,這是否就說明你們首先占據了“地利”優勢?
喻惠平:在房地產開發的具體操作過程中,首先就是地段的確定,每一個開發商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地段。在城市中心,公園里的綠化率高,空氣新鮮,是城市的“綠肺”,因此也是房地產開發的稀缺資源,這周邊的土地自然就是好地段。但我們開發的時候,許多開發商計較的是土地成本,因郊區便宜,他們就都到那里去開發了,這自然就讓我們占據了先機。當然老城區大都缺少環境、缺少綠色,而我們在沒有公園的地方,拿出很大一部分土地營造公園,就是為了讓市民享受更多優美環境、更大綠色空間,實際上,假設我們不拿出一部分土地建公園而去建樓房,房子同樣暢銷,甚至可以獲利更多,但是我們考慮的是百年人居,考慮的是開發的項目怎樣與城市發展和諧共生,因為武漢有山有水,建設得好實際也是“人間天堂”。
記者:據我觀察,你們在開發項目的過程中,你們工地的圍墻、燈飾亮化都做得很漂亮,有時就是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是否就說明你們善于包裝項目?
喻惠平:不僅是包裝,更重要的是工地現場文明施工的具體表現。我們每開發一個項目首先都要對項目的圍墻、燈飾亮化等作為重要的標志進行認真的設計然后付諸實施,為社會、為市民營造耳目一新的施工環境。例如,“金色華府”項目的圍墻及燈飾,我們就投資60多萬元,古色古香、具有藝術氛圍的施工圍墻和周邊環境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受到了業主和廣大市民的好評,曾一度被多家新聞媒體關注。“漢口春天”項目我們也投入了80萬元用于圍墻的包裝,成為硚口老城區的一景,許多市民前來留影。這些舉措為項目的文明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同時又響應了武漢市政府“清潔武漢、美化家園”的號召。
記者:在你們項目占據良好外部環境的時候,內部環境是怎樣打造的?
喻惠平:里外相融的環境才是好環境、好社區。例如我們在“福星城市花園”小區里,就建有1萬平方米的大型中央親水生態園林景觀,這在目前武漢中心城區已建成的樓盤中也是少有的,同時我們還建有2400平方米的豪華會所,健身、娛樂、餐飲、休閑、游戲、影視和閱覽等周全服務一應俱全。在“金色華府”引進“城市綠洲”的設計理念,小區在規劃布局上,由建筑圍合出一個中心庭院,并由主入口和次入口分別從小區東側及西側進入中心庭院,沿主入口,布置有噴泉水景、鋼結構廣場等特色景觀,進入中心庭院,由一條環道將各建筑單元入口串接起來,從構架上,由環道圍合出的中心,成輻射狀散開一個個景觀小廣場,由環道在外圍串起來;中心景觀的西側有一條自由水系,3層的架空層,集合了娛樂、休閑、健身等功能空間。“漢口春天”除建有城市公園外,還采用中國式園林環境自然布局,將景觀與生活區自然過渡,使得居家的私密性得以自然眷顧,同時,建筑規劃中全面引入自然仿生學設計理念,建筑局部單元底層架空,主題綠化景觀延伸至建筑,真正是“組團有景,戶戶有景”,綠化率達到了40%。正在建設的65萬平方米的“水岸星城”項目在設計上從濱湖公園開始,采取了由低向高層層推進的聯排別墅、疊加別墅、花園洋房和高層住宅多種物業形態,使湖泊景觀資源可為更多的人共享。為打造高品質湖濱生態社區,“水岸星城”的規劃在面向國際招標后,方案經過3輪47稿修改才最終確定。這樣做是對該濱湖地塊的珍貴性負責,也是為了對客戶負責,更是對武漢城市負責。
記者:你們在成功開發項目的同時,后期的物業管理在武漢市也是有口皆碑,其中“業主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們的大事”這一服務理念在業內就廣為流傳,你認為開發商在服務業主方面應擔當怎樣的角色?
喻惠平:房地產開發的過程也是一個整合資源的過程,我們通過這幾年的開發實踐既培養了一批能實戰善實戰的開發隊伍,也鍛煉了一支服務優良的物業管理公司,開發商在服務業主方面就應擔當為業主提供增值的服務,實際上,“業主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們的大事”也正是我們公司提出的“先做人,后做事”企業經營理念的延伸。
現在的故事“希望我們的項目能成為城市之名片;希望我們的公司從一個區域性地產品牌成為全國性的地產品牌。”
記者:業內人士認為,在武漢市“福星惠譽”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快速發展“模式”,那么,公司這幾年的發展情況怎樣?
喻惠平:以2003年到2005年為例,我們的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率為54%,銷售額三年平均增長率為39%,年均土地儲備面積為30萬平方米,年均規劃面積為60萬平方米,先后開發了近100萬平方米的商住樓和寫字樓,為武漢市近10000人提供了理想的居所。同時,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和積累,公司綜合實力也在不斷提升,現已位列武漢市房地產綜合實力第二名,連續四年獲得“中國房地產品牌企業”稱號,2005年品牌價值被權威機構評定為3.13億,成為“2005中國房地產地方品牌價值TOP10”,榮獲“2006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成長性TOP10”稱譽。當然,我們公司的迅速成長,離不開廣大客戶以及社會各界朋友的深切關懷和大力支持!
記者:經過七年的開發實踐,你們獨辟蹊徑探索了一個舊城改造的開發模式,其成果也得到了建設部專家的肯定,“福星城市花園”、“金色華府”、“漢口春天”和“水岸星城”等先后榮獲建設部“創新風暴”“中國舊城改造特別貢獻獎”、“中國景觀環境示范住宅”、“中國社區規劃示范住宅”和“中國經典示范樓盤”等稱號,“水岸星城”還被國際公園協會評為“中國國際花園社區”等,已建成的項目也得到了業主的高度認同,面對這些榮譽和認可,你有何感受?
喻惠平:通過打造系列樓盤的實踐,我認為公司的品牌、產品的品質、物業的服務就是市場,就能產生效益,尤其在房地產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國家宏觀調控力度越來越大的今天,更是如此。
記者:對于公司今后的發展,你們有何打算?
喻惠平:今后,公司將繼續堅持“先做人,后做事”的企業經營理念,在企業品牌、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上,實現全面的提升和超越,把客戶的滿意度放在第一位,更加關注“業主的每一件小事”,造福每一位福星惠譽的客戶,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力爭把福星惠譽從一個區域性地產品牌建設成為全國性的地產品牌。
記者:你對公司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喻惠平:希望我們的項目能為城市添綠,能為武漢人居環境添綠,成為城市之名片。(轉載于中國建設報2006年8月1日)